伟华分散染料
福来隆染料
福来隆活性染料
伟华活性染料
     信息中心
竹传说

竹传说

1、竹神的传说
 
      很久以前,浮流国(即现永安)出了位叫“衍公”的奇人,他生性爱竹,终日徜徉在竹林,以竹为伴。一年,天降大旱,河流干涸,万物枯焦,百业凋敝。衍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为百姓做点好事。他拔起一根竹子,运起法力,驱赶巨石,准备在燕江上筑起一座石壁,蓄水抗旱。此事被天神得知,大为震怒,认为这是对抗天庭,犯上作乱。于是便降落凡间,把即将筑好的石壁破坏。衍公功亏一篑,饮恨燕江。
    衍公不向天公低头,决意教训一下傲慢的天帝。一日清晨,衍公用竹做了支弓箭,张臂挽弓,射向天庭。竹箭挟风携电,径直射向玉皇大帝的金銮殿。这天玉皇大帝恰好贪睡,尚未上早朝,竹箭直射在玉帝的龙椅背上。待玉帝上得殿来,见椅背上插着支箭,大惊失色,忙问左右是为何。太白金星拔下箭看了后说:“这是一支竹秆箭,不在豫章(即现江西)在闽越(即现福建):金箭头,银箭尾,不在沙县、在浮流。”玉皇大帝听后,下令天兵天将到浮流国捉拿施放冷箭之人。 天兵来到浮流国,深入竹林搜捕衍公。只见竹林内有个五处美髯、须发飘飘,手持一根竹笛的人在出没。天兵砍倒所有竹子,可就是抓不着那个留着长须的奇人,只好悻悻地返回天后命。
    玉皇大帝听罢禀报,叹道:“这个在竹林出没的不是凡人,只能是竹神啊!”只好下令龙玉降雨,消弥永安的旱情。 雨水一降,一棵棵竹笋拔地而起,竹林又是一片郁郁葱葱。
    从此,永安人把衍公尊为“竹神公”,拜供奉起来,以纪念这位解永安于倒悬的奇人。
 
2、竹生人的神话传说
 
  在中华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中,有关竹的内容很多,其中不乏有竹生人的神话传说,认为人类诞生于竹,竹与人类有血缘关系。文献中记载最早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汉兴遂石宾。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蜀王本纪》、《水经注·温水注》、《述异记》中均有其记载。上引神话说明了古夜郎民族在氏族形成时期视竹图腾崇拜的史实。从本质上看,竹王神话同其他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或创世神话是一致的。
  西南地区的彝族人崇拜竹,有竹生人的神话传说;台湾高山族人也崇拜竹,亦有竹生人的神话传说。竹生人的传说还是很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普遍现象。“竹生人”的神话传说,无疑是当时的历史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化的反映,是和早期的狩猎采集生活相适应的,是把人的起源和集团的动物或植物图腾联系起来,认为该动植物与本集团的祖先有血缘关系而加以崇拜。是原始人在漫长的氏族社会时间里,逐渐形成起来,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最低层次的共同心理素质之体现的崇拜文化现象.
 
 
3、竹报平安典故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之际,多次驻扎在长乐伺风出航。郑和到长乐城郊苦筑村欣赏灵泓潭瀑布风光,看到一条大溪,溪水浑浊,泯沙俱下,两岸乱石嶙峋,寸草不生。溪坝倒的倒,塌的塌,沙石淹没了农田和庄稼,可苦了两岸的老百姓。村里的百姓年年修建溪坝。而堤坝年年被大水冲垮。人们叫苦连天,可又无可奈何。郑和看了后,教当地百姓一个妙方。郑和动员当地百姓在溪坝上种了成片成片的竹林。冬去春来,一支支竹笋破土而出,深深地扎在土壤里。很快长成一大片竹林。到雨季来的时候,浑浊的洪水咆哮着奔涌而下,冲击着溪坝。但再也没有把堤坝冲垮,溪坝保住了,村庄有救了,从而溪沟变害为利,灌溉着庄稼,为两岸农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丰年。逢年过节,的人就在门楣上贴上"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的对联。这一个故事也说明了竹子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和固土力。
时间:2010/8/6  浏览次数:1534 
返回